1.抱刀
左手持刀,刀背贴靠左臂。可分为立抱刀和平抱刀。
(1)立抱刀:左臂下垂,刀尖朝上,刀刃朝前,多用于起势和收势。
(2)平抱刀:刀柄朝前,两手交叉向前平举,刀刃朝上,多用于交刀。 抱刀要稳、要活。刀背要贴靠于手臂内侧,避免刀刃触及手臂。
2.缠头刀
刀尖下垂,刀背沿左肩贴背向右肩缠绕。在《武术竞赛规则》中属绕转性刀法,是刀术中最常见的刀法之一。主要用于抵挡对方持枪进攻,以刀的侧面触及对方枪杆, 并顺势向侧后方挂带,将枪防至持刀者身体的左侧。做缠头刀时,头部要正直,握刀要松活, 虎口朝下,使刀背紧贴肩背缠绕,动作速度要快。缠头刀与裹脑刀在动作路线上是一正一反。
3.裹脑刀
刀尖下垂,刀背沿右肩贴背向左肩缠绕。在《武术竞赛规则》中属绕转性刀法,也是刀术中最常见的刀法之一。主要用于抵挡对方持枪进攻,以刀身的偏面触及对方枪杆,并顺势向侧后方挂带,将枪防至持刀者身体的右侧。做裹脑刀时,头部要正直,提刀要松活,虎口朝下,使刀背紧贴肩背缠绕,动作速度要快,裹脑刀与缠头刀在动作路线上是一反一正。
4.劈刀
使刀由上向下挥动。要求手臂向上挥起时,臂与刀在同一垂面上;向下劈刀时,要松肩伸臂,臂、刀成一直线,力从腰发,达于刀刃。劈刀分左抡劈刀、右抡劈刀和后抡劈刀。
(1)左抡劈刀:上体向左拧转,刀由上向下沿左腿外侧下劈,刀刃朝下。
(2)右抡劈刀:上体向右拧转,刀由匕向下沿右腿外侧下劈。
(3)后抡劈刀:刀随身体后转,沿身体一侧抡一立圆后劈下,刀与转体要协调一致。
5.砍刀
刀向身体两侧下方斜劈。刀向左下方斜劈为左砍刀;向右下方斜劈为右砍 刀。要求手臂用力,力达刀刃。刀术传统术语中有“立劈横砍”之说;也有“正手为砍,反手为扫” 的说法。
6.截刀
刀刃向斜上方或斜下方横击,上用于截腕,下用于截膝。截刀分为右上截刀、右下截刀、左上截刀与左下截刀。要求手腕用力,动作干脆,力达刀刃前部。在民间传统的刀术中,截与拦常视为一体,相机而用。
7.撩刀
刀刃领先,刀由下向上运行,用于迎击对方兵刃,撩刀分正撩刀和反撩刀。
(1)正撩刀:前臂外旋,手心朝上,身体向左拧转,刀沿身体右侧弧形撩出。
(2)反撩刀:前臂内旋,虎口朝下,身体向右拧转,刀沿身体左侧贴身弧形撩出。
撩刀时,手腕要松活,刀和手臂不要求成一直线,可以保持一定的角度,力达刀刃前部。撩刀与劈刀相对应,一阴一阳。由下向上为撩,由上向下为劈。
8.挂刀
刀尖由前向上、向后或向下、向右画弧。力达刀背前部。挂刀分上挂刀、下挂刀和抡挂刀。
(1)上挂刀:刀尖向上、向后贴身挂出。
(2)下挂刀:刀尖向下、向后贴身挂出。
(3)抡挂刀:刀贴身立圆抡一周。抡挂刀有直身抡挂、屈身翻转抡挂和左右翻转抡挂三种。 挂刀主要用于防守,其要领是持刀手以肩为轴,手腕绷紧,以腰带臂,刀尖领先,贴身划圆。
9.扎刀
刀沿手臂方向直线刺出。力达刀尖。扎刀时,手臂应先屈后伸,在接近伸直时,突然发力,发力要脆快。刀与臂成一直线,身、臂、刀贯通一体。扎与刺、戳同义。在武术传统习惯用语中,刀、枪称扎,剑称刺,棍称戳。扎刀,根据刀尖的方向分上扎、下扎、前扎、后扎和左扎、右扎。《武术竞赛规则》规定的刀法为:“平扎刀刀尖高与肩平;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;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。”但有些刀术套路中也出现上扎刀刀尖高过头顶,下扎宜至足尖的扎法。
10.抹刀
刀刃领先,向身体两侧弧形回抽。要领是速度均匀,刀于胸腹之间水平画弧,力达刀刃。抹刀分左抹刀、右抹刀和旋转抹刀。
(1)左抹刀,也称正抹:刀尖朝右前方,刀刃朝左,经体前向左侧弧形抽回。
(2)右抹刀,也称反抹:与左抹刀动作相同,惟方向相反。
(3)旋转抹刀: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。
11.斩刀
刀刃向左(右)横砍。向左横砍为左斩刀;向右横砍为右斩刀。用于攻击对方的颈部。做斩刀时,刀要平,高度在头与肩之间,动作接近完成时,要突然加速以增加力量,力达刀刃。刀向左右斩出时,刀把末端靠在手腕和前臂前端内侧,使刀与臂成一直线。
12.扫刀
身体下蹲,使刀刃于膝下部位横砍。用于进攻对方膝下部位。扫刀分左扫、右扫和旋转扫刀。刀由右向左横扫为左扫刀,也称正打刀;刀由左向右横扫为右扫刀,也称反扫刀;旋转扫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。《武术竞赛规则》规定,扫刀应“与踝关节同高”,用力 要猛,力达刀刃。刀刃不能朝下,刀尖不可触地。
13.云刀
刀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做平圆绕环。用于保护头部不受伤害。右刀分为前云刀,头顶云刀和头侧右刀。云刀时,手腕耍松活,头要配合做恻倒或后仰动作。
14.崩刀
刀尖随沉腕动作猛力向上挑起。要领是臂部基本不动,手腕用力,力达刀尖。崩法与点法皆用刀的尖端,用力均在腕关节。所不同的是点法由上向下;崩法则由下向上。 崩法有卜崩、斜崩和平崩之分。
15.点刀
刀尖随提腕动作猛力向下点击,主要指向对方腕部。要领与崩刀相同,惟方向相反。点法有正点、侧点与回身点之分。点刀与劈刀运行路线相同,持刀方法也相同,区别在于点刀要提腕,力达刀尖;劈刀则力达刀刃。
16.挑刀
刀背领先由下向上挑起。要领是臂与刀成一直线,力达刀身或刀尖,用刀尖或刀背向上挑开对方的器械以便进攻。
17.按刀
右手持刀,左手附于刀背或右腕,同时向下切按,可待对方倒地后使用。要领是刀刃朝下,两手同时用力(以右手为主)、刀身平直向下按压,力达刀刃。按刀分为高与腰平的平按刀以及接近地面的低按刀。
18.格刀
刀尖朝上或朝下,刀身向左右方向摆动,用于格挡对方兵刃。格刀时,前 臂和手腕用力,力达刀身。《武术竞赛规则》规定:“刀尖朝下,刀刃朝外,向左、右摆动格挡为格刀。旋转格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”。民间传统刀术套路中,也有刀尖朝下,用刀刃或 刀背向左或向右格挡的方法;以及刀尖朝上(或斜前匕方),用刀身根部向左或向右格挡的方法。并有“左右滚格”之说。滚格,即刀身在其垂直轴上向左或向右旋转,以形成格挡对方兵刃的迎击力量。
19.藏刀
将刀身隐蔽于身体某个部位处。可分为拦腰藏刀、立藏刀和平藏刀。
(1)拦腰藏刀:刀尖朝后。刀刃朝外,使刀身横平地藏于左腰后侧,要求刀背紧贴腰侧。
(2)立藏刀:刀身竖直藏于左臂后侧,要求刀背贴身靠臂。
(3)平藏刀:刀尖朝前,刀刃朝下,使刀身平直地藏于右能关节外侧,要求刀的前部贴身。
藏刀常和不同的步型结合,在套路中形成定势动作,如弓步藏刀、虚步藏刀、马步藏刀和歇步藏刀等。
20.背刀
刀背贴靠于右臂或身体背后。背刀可分为背后背刀和肩背刀两种。
(1)背后背刀:右臂上举,刀刃朝后,刀背贴靠右臂和后背右侧。
(2)肩背刀:右臂外旋侧平举,翻腕使刀刃朝外,刀背顺贴于右臂。
21.推刀
刀刃朝前,双手将刀向前推出。推刀可分为平推刀和立推刀两种。
(1)平推刀:刀身水平,刀尖向左,刀刃朝前,左手附于刀背前部,两手同时用力将刀向前推 出,高与肩平。要求动作快速,力达刀刃。
(2)立推刀:除刀尖下垂外,其余动作均与平堆刀同。
传统刀术中,还分单手推刀与双手推刀。在双手推刀中,又有左手扶刀背或双手提柄推刀两种不同的方法。
22.错刀
持刀手手心朝上或朝下,刀刃朝前,使刀向后稍平带再向前推出。错刀是与对方兵器接触相抗时形成的交错推拉动作。此刀法可分为正错刀和反错刀。
(1)正错刀:手心朝上,刀尖向右前方。
(2)反错刀:手心朝下,刀尖向左前方。二法皆要求力达刀刃中后部。
23.架刀
刀刃朝上,由下至上横架,主要用于挡架对方兵力袭击己之头部。架刀时,可单手握柄,也可双手握柄,刀要高过头顶,力达刀身。手心朝前为正架刀;手心朝内为反架刀。此外,由下向上与 对方兵力成交叉状则为斜面上架。
浏览2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