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术的技法要求

剑术名目繁多,技法丰富多彩,各门各派都有其沿袭相传的演练技巧与方法。总的来看,剑术的特点是轻快、敏捷、潇洒、飘逸,灵活多变,故有“刀如猛虎,剑如飞凤”“剑走美式”“剑走青” (轻灵)的形容。具体而言,剑术的技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。

(一)刚柔兼备

剑器短小轻便,利于变化,欲达以短制长须刚柔兼备,参互运用。剑法运使要体现柔中寓刚、 刚中含柔、刚柔相济。

(二)气韵洒脱

气韵,指剑术中的节奏和气度。剑术运动应气度宏大,洒脱自如,富有节奏变化的韵律感。

(三)身创合一

这是剑术技法的最高境界,强调以身运剑,身法、步法、神意、剑法融为一体。其变化则身行如龙,剑行若电,身械如一。

(四)轻快敬,捷

舞剑时,剑法要做到清楚准确,要明其剑器各部性能,明其剑法运动方位(攻防目标)。例如: 剑尖锐利主于刺;剑锋呈斜主于点。而撩剑的运动路线为立圆,最终方位为前匕或后下。剑器有 两面刃,故持剑时不能触身,不能做缠头裹脑、大劈大砍类动作,剑术中的点、崩、抹、绞等剑法要注重轻快敏捷。

(五)以巧制胜

剑法的衔接变化需变换把法,如螺把、钳把、满把等提法,很多变化又与手腕的劲力运用技巧有关,如挂剑时须扣腕,撩剑须旋腕,否则剑法就不能正确地表达。所以,要求执剑手的指、掌虚实变换,手腕灵活转展,恰到分寸地把持剑器,达到合理地调节剑法和劲力之变化。在此基础上, 剑术十分讲究运用以巧制胜技法,不以硬挡硬架,而是借人之势,做到逢坚化力、避实就虚。

三、剑术的健身价值

剑术的运动特点是轻快敏捷、把活腕灵,所以坚持剑术练习,能使身体变得灵活、敏捷,健身效果显著。

首先,不同风格特点的剑术有不同的健身功效。如青少年适宜选练姿势舒展、动作优美的 “短穗快剑太极剑术,由于柔和徐缓,连绵不断,以意导动,剑身合一的运动特点,具有独特的健身和康复功能,适合于广大中老年及体弱病患者的练习。

其次,长拳类的剑术包括刺、劈、斩、截、点、撩、穿、崩、挂等剑法,弓步、仆步、歇步、虚步、坐盘等步型、步法以及平衡、跳跃等较复杂的难度动作,构成了人体各种屈伸、回环、旋转、独立、腾空等运动形式。轻快流畅的步法、潇洒飘逸的腾跃、吞而即吐的击刺、悠忽纵横柔而化刚的劈点中, 突出了人体运动的快速和敏捷。

因此,通过剑术可以培养发展青少年柔韧、协调、灵敏、速度等身体素质,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心血管系统、呼吸系统等内脏的功能。

第二节剑术基本动作练习

一、剑的组成

剑的构造为剑身、剑柄两部分。剑身由剑尖、剑锋、剑刃(两侧)、剑脊组成,剑柄由剑格(护 手)、剑茎、剑首组成。此外还有剑穗、剑鞘等附属物。

剑的长度一般以练习者直臂下垂反手持剑,剑尖不低于本人耳上端。

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比赛,按年龄、性别要求使用不同型号、尺寸、重量的剑。

二、剑法基本动作练习

(一)握到

虎口贴近护手(或称剑格),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握拢剑柄。在传统剑术中,握剑也称“把法”。一般分为满把、螺把、压把、钳把、刁把、按把等形式。但在现代教学训练中,通常将握剑分为正握、反握、俯卧和仰卧。

(1)正樨剑:立剑,小指侧刃向下。

(2)反握剑:立剑,小指侧刃向上。

(3)俯握剑:平剑,手心向下。

(4)仰握剑:平剑,手心向上。

握剑要求手腕灵活,掌心涵空,随剑法之需要,五指要用力灵活多变,且掌缘、掌根、虎口各部位的着力亦须随之变化。故而正确掌握握剑方法,是完成各种剑法的关键。

(二)持剑

手心贴紧护手(也称剑格),食指附于剑柄,拇指和其余手指分别紧扣于护手两侧,剑脊轻贴前臂后侧。持剑常见于剑术套路的起收势。

(三)立刻

单手握剑柄,使剑刃朝上下。或者是单手握剑柄,虎口朝上或朝下,使剑身上下直。

(四)平刽

单手握剑柄,手心朝匕或朝下,使剑刃向两侧。

(五)刺剑

刺剑时,剑刃可成立剑或平剑,要求力从腰发,达于剑尖,动作脆快,持剑臂与剑成一直线。刺剑按其进攻方位分为:平刺剑、上刺剑、下刺剑、低刺剑、后刺剑、探刺剑。《武 术竞赛规则》规定:平刺剑剑尖高与肩平;上刺剑剑尖高与头平(有些剑术套路中的上刺剑剑尖高过头顶);下刺剑剑尖高与膝平;低刺剑剑尖贴近地面,但不得触地;后刺剑要与身体后转、后仰动作协调一致;探刺剑前臂内旋,手心朝外,经肩向前上方或前下方立剑刺出,上体和持剑之臂顺势 前探。

(六)劈剑

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头部或肩部。可分为:

(1)左抡劈剑,剑沿身体左侧由下向后、向上、向前绕圆一周后劈出,左手尽量向右腋下伸出,使剑身贴体。

(2)右抡劈剑:右手握剑以右肩为轴在身体右侧绕圆一周劈出。

(3)后抡劈剑:身体向右后转体180°,同时右手握剑由左向下、向右、向 上,再沿身体右侧抡圆劈出,动作须与身体后转协调一致。劈剑要求动作连贯,剑走立圆,劈剑时立剑直劈,手腕挺直,剑与臂成一直线,劲猛迅疾,力达剑身。

(七)挂剑

主要用于格挡对方的兵刃。可分为:

(1)上挂剑:沿身体两侧向后贴身插挂(分别称为左上挂剑和右上挂剑)。

(2)下挂剑:沿两腿外侧向后贴身插挂(分别称为左下挂剑和右下挂剑)。

(3)抡 挂剑:剑贴身体绕立圆挂一周。挂剑要求腰部配合转动,做到立圆、贴身、力达剑身前部。在剑尖向下运动时,要用力屈腕,使剑尖上翘,避免戳地。

(八)榛剑

当对方兵刃进攻腰肋部时,利用转身,避开其锋后,再用剑刃撩割对方腕部。 撩剑分为正撩剑和反撩剑。正撩剑前臂外旋,手心朝上,贴身弧形撩出,力达剑身前部。反撩剑前臂内旋,余同正撩。

(九)云剑

以腕关节为轴,剑在头顶或面前平圆环绕,既可用于横削对方头部或颈部;也可用于避护拦开对方兵刃进攻己头部。云剑时,可平剑,也可立剑,剑身在转的过程中一定要 平,剑尖划平圆,手持剑要活、要松,快速发力。在现代武术竞赛中,云剑多为平剑绕环。《武术竞 赛规则》规定:“平剑,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。上云剑在头顶由前向左后绕环,要仰头, 左(右)云剑在头前匕方向左后(右后)绕环,头向左肩侧倒。

(十)抹剑

平剑,用剑身中部由前向左(右)平腰拉带的动作。既可用于格挡对方兵刃 击己胸腹;也可用于割抹对方的相同部位。抹剑可分为:

(1)左抹剑,手心朝上,剑尖朝右前方,而后剑身由前向左侧弧形运行。

(2)右抹剑,手心朝下,其余动作与左抹剑同,唯方向相反。

(3)旋 转抹剑,手心向上(或下),剑尖朝右(或左)前方,而后身体迅速向左(或右)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再弧形抽回。三种方法均要求动作平稳,速度均匀,剑高在胸腹之间,力达剑身。旋转抹剑还须身体旋转与抹剑动作配合协调。

(十一)线刽

用剑尖做立圆环绕,主要用于圈割对方手腕,故绞剑幅度不宜过大,通常圈的宜径约为30厘米。绞剑可原地作,也可在行进中作。民间传统的剑术中,有立剑绞剑和平剑绞剑。目前,剑术套路中以平剑绞剑为主。《武术竞赛规则》规定:“平剑,剑尖向左(右)小立圆绕环为绞,力达剑身前部,肘微屈。

(十二)架剑

指立剑横架于头上的动作,主要以剑身向上挡开对方兵力击己头部。架剑时,手心朝外为正手架剑,手心朝里称反手架剑。剑身位于头前上方,须与地面平行,力达剑身。

(十三)挑剑

以立剑由下向上挑起的动作是用剑尖或剑刃前端挑开对方的兵刃。要求力达剑尖,臂与剑成一直线。挑剑时,由下而上直挑,也可剑尖稍向左(右)成斜面匕挑。

(十四)点刽

指立剑,提腕,使剑尖由上向下啄击的动作,主要用剑尖点击对方头部或腕部。点剑时,要突 然提腕伸臂,使剑尖猛然向前(或侧)下方点击,剑尖低于手腕,力达剑尖,脆快有力。

(十五)崩创

又名弼剑指立剑,沉腕,剑尖由下向上突然翘起的动作,主要用于反击对方的耳与腕部。 要求手臂向前(或侧)伸直后,迅速屈腕下沉,使剑尖猛向上翘,高不过头,力达剑身前端和剑尖。 崩剑时,剑尖可直接由下向上崩剑,还可使剑尖偏左(右)成斜面崩剑。崩剑与点剑皆为使用剑尖的剑法,但方向相反。

浏览3次

    <<   上一篇   下一篇   >>     

发表评论

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  • 牡丹园/花园路校区(海淀区)

    查询地图 公交/驾车去这里
  •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(海淀区)

    查询地图 公交/驾车去这里